(资料图片)
编者按:4月3日至8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开展“走运河文化体验廊道” 主题采访,聚焦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展现各类经济园区、贯通运河旅游航线、保护修复运河生态、加强遗产遗迹保护利用、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方面亮点和成就。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6日讯号称“水脊”的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古代大运河全线的最高点。每年的枯水季节,大运河往往会因为此处水量不足而导致断航。明代永乐年间,为解决南旺运河通航问题,工部尚书宋礼采用当地农民白英的建议,在上游大汶河筑戴村坝,又开挖一条小汶河“引汶济运”。
戴村坝的修建主要是拦蓄大汶河水,使趋南旺,以济运河水道,其功能等同于人的“心脏”,故把戴村坝誉为“运河之心”,它也是与都江堰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雨季的戴村坝,碧水似从天而降,飞流直下,形成一道如丝绸般流动的瀑布,激流奔涌。“戴坝虎啸”景观在京杭大运河上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
由于戴村坝引汶济运的枢纽作用,保障了明清两代600多年的漕运畅通,对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历史变迁,现在大汶河水经过戴村坝已不再进入大运河,而是流入东平湖,在当地发挥着蓄水、拦沙、缓流的作用。
闪电新闻记者 李静怡 编辑 刘桓廷 报道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