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7月8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新发布的一条微博,在不少科研新手的心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她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能进入这一轮面试的人,基本都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结果如何呢?“20多位同学,却没有一位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
颜宁说:“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但总期待着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么?”
不出所料,这条微博的评论区非常热闹。
有人表达了对这些学生的理解:“被面试者会担心自己万一哪句话说得不符合您的心意或者暴露出自己某些您不喜欢的科研潜质、就被淘汰了……说得太理想显得不落地,说得太现实显得不够有眼界,说得太深情显得很可笑,说得太商业显得很市侩,面试不是分享观点的地方。”
有人认为,虽然学生们的答案不够理想,但这个问题本身很有价值:“问本科生太早了,但是你问了以后兴许有那么几个人就一直会问自己这个问题,问着问着就找到自己的路了。”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