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资料图片)
3月22日,《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文章,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首次提供各省主要癌谱流行情况。数据表明,山东省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顺位前五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道癌。
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种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顺位(图中数字代表各癌种在对应省份的发病例数顺位)。图片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由于全国数据收集、整理和核查等需要时间,癌症数据报告通常有一定延后。截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癌症中心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2个登记处提交的2016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51个,县和县级市431个,以估计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特征。
从发病例数看,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81万,是排名第2位的结直肠癌(40.8万例)的2倍。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分别位列第3—5名,发病率均超过30万例。
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57.27%。排在第6—10位的为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发病数均超10万例。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尽管当前仍然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但是已经显示出快速下降的趋势。
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高发癌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刘喆说,例如胃癌发病率在甘肃省和青海省恶性肿瘤中排在首位,“除遗传因素外,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比如暴饮暴食、食物较硬、生冷饮食、辛辣刺激类食物、腌制类食物等,容易刺激胃黏膜或食管黏膜,导致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突变,最终发展为癌症。”
不同性别癌症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报告指出,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近10年来,女性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每年增幅超过20%,可能与当前恶性肿瘤诊疗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关。但是,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10年来维持较低的增幅,每年增幅约1.6%,说明当前的发病增加可能与过度诊断有关。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全国相继建设了24个省级癌症中心,100余家市级癌症中心/肿瘤医院,已基本建成以国家癌症中心为主导,省级癌症中心为主体,市县级专科为基础的全国癌症防治网络体系,显著降低了癌症患者的死亡率。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年发病406万例,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40.5%,而10年前这一数字仅仅是30.9%,增加了将近10个百分点。”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表示,这说明10年间中国在癌症的诊断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根据相关规划,下一步要把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到46%左右。当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肿瘤登记体系,全国肿瘤登记项目点覆盖区县2806个,覆盖14.07亿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9.8%;遴选确定了1145个国家级肿瘤登记点,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不断提高。
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常见癌症,如使用胃肠镜可以发现消化道肿瘤,低剂量螺旋CT可以发现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发现乳腺癌。
针对癌症症状出现前的潜在疾患,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措施,是可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恢复健康的。
截至2022年底,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完成1.8亿人次免费癌症筛查服务。
近年来,国家癌症中心一方面积极开展癌症相关疫苗的研发,推进肿瘤相关疫苗的接种,包括开展HPV疫苗的国产化研发工作,在地方积极推进HPV疫苗和乙肝疫苗的配套接入,从源头上预防肿瘤的发生。
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因素已经被证实可以增加患癌的几率,这些因素包括一些人为可控制的因素,比如暴露于特定的化学物质,以及不佳的行为方式,但也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年龄和家族史。
生活中常见的和癌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于普通民众应从科普开始,提高肿瘤核心知识知晓度,筑起防癌抗癌第一道防线。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关于癌症的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30%~50%的癌症是可以得到预防的。
据中国疾控,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我们抗癌防癌的关键点,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生活习惯。
科学防癌抗癌,可以这样做:
烟草使用是最为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造成约22%的癌症死亡。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吸烟时间越早、吸烟量越多,风险就越大。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不吸烟者也要注意不要吸入二手烟、三手烟。
对于不吸烟人群,最重要的癌症可改变影响因素是体重、饮食和运动。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吃坚果,不吃霉变食物,不吃或少吃腌制及熏烤食物。不饮酒最好,如饮酒,应限量,切忌酗酒。
“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体重的两个重要方法。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帮助我们维持健康体重,降低患癌风险,同时还能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进行每天30分钟、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结合抗阻力、关节柔韧性、身体平衡和协调性活动,也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愁善感、谨小慎微、情绪抑郁,如不善于自我开解就会带来负面影响。让自己保持乐观、开朗、平和的心态也很重要。
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大、小便习惯改变、反复的出血、身体的肿块、吞咽困难、持续的咳嗽或声音嘶哑等,及时就医。还要定期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完成每一项身体检查,及早发现身体的不良因素,尽早干预。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