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拍摄东北农村生活的视频博主“张同学”突然走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涨粉过千万,成为短视频平台头部网红。全国各地的粉丝和媒体记者纷纷涌入他的老家,辽宁营口大石桥市建一镇松树村。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小山村里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四面八方的游客到他的院子里打卡拍照。
(资料图)
2021年12月,拍摄东北农村生活的视频博主“张同学”突然走红
彼时的“张同学”,还有些应接不暇,送走一波又一波的粉丝,迎来一家又一家的媒体,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用来拍段子,这着实让他有些发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虽然不知道那些陌生人为何会大老远过来,但他们都知道,他们眼里天天在村里“无所事事”摆弄手机的“张同学”和他的伙伴们,现在是“名人”了,再也没人说他们不务正业了。
其实,刚开始走红时,人们一直在等,“张同学”什么时候走上直播带货的常规道路。终于,2022年1月,已经拥有1800万粉丝的“张同学”开始了第一场直播,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选择带货,他说不能“冒进”,平平稳稳才是最好的选择。
5个月后的2022年6月25日,在松树村,“张同学”开始了他的第一场直播带货,辽宁的营口大米、大酱、裙带菜等农特产品都上了他的直播间。开播5分钟,直播间在线人数就突破了10万,3小时的直播共卖出农特产品9.1万单。但他仍然觉得,数据不是很好。
此后,“张同学”直播带货的数据逐渐稳定。不过,他直播间的商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他觉得“助农直播”才符合他农民的身份。“我从去年6月25日到年底,直播带货十余场,家乡的农特产品销量占40%左右。很多时候,我是零佣金地帮着去推广一些农产品。”
“张同学”和伙伴在云南昆明一家菜市场拍摄短视频
开始直播带货后,有一些运营团队找到“张同学”,承诺签约之后年收入上千万,但他选择了拒绝。他希望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永远不会签合同,或者跟谁去签约。”
虽然很多人觉得,“张同学”错过了最佳的变现时间,但也经常会有粉丝质疑其变现并因此取消了关注,其短视频平台1840万的粉丝,比刚开始直播带货时少了近百万,但他对此看得倒是非常淡然。
走红这一年,“张同学”不仅拍了短剧、发了新歌,还登上了辽视春晚的舞台。进入2023年,“张同学”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直播带货上,先是年初时在大连助农直播卖水果萝卜,紧接着又到广西做了两场助农直播,卖当地特产海鸭蛋和沃柑。
化身“乡村守护人”的“张同学”,不是在直播,就是在去直播的路上。从2月27日到3月5日短短一周的时间,他和团队的小伙伴,就奔波四省,从东北来到了云南。
随着用于直播的时间增加,“张同学”创作视频的时间明显减少,视频更新的频率明显比之前慢了许多。与此同时,每条视频几十万的点赞量和一年前动辄一二百万的点赞量相比下降明显,他的创作似乎遇到了瓶颈。不少粉丝评论称,“张同学”的视频没有以前优秀了。“张同学”坦承确实是这么回事,并直言直播带货确实耗费了他很多精力。
如今的松树村,早已不见彼时“张同学”刚刚走红时的车水马龙,曾经的热度已经消退,山村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张同学”直言,他从开始做短视频时就有这种准备,“短期火起来,早晚也会落下来。”
但他也说,就算以后没有热度了也会坚持拍视频,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干的事,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境遇都不会放弃,“我可能还会带着这帮伙伴在农村扣个大棚、弄个采摘园。”
“张同学”说,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名人,也不喜欢“网红”这个称呼,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网络创作者。现在的他,就想趁着还有流量和热度,多为家乡做点实事,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不能天天想着直播带货赚钱,哪怕有一天没有流量了,那我也算干了些实事。”
“张同学”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专访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