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烟台姑娘王亚平在出征前曾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每一次出发皆为梦想,每一次归来皆有壮志。4月16日,“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归来!王亚平,创造了两项新纪录:我国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
中国神舟逐梦九天,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摘星星的妈妈”天宫授课,点亮了无数孩子的“飞天梦”。人间仙境,虎跃山海,春光合着“仙”与“鲜”滋养着每一个奋斗者的体魄和精气神。
吾辈青年,当以“梦”为马,奔赴璀璨浩瀚的“星辰大海”。在这条追“光”的征途上,“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工业设计之光:赋能产业“蝶变”,迈向“设计之都”
“这款台灯大面积使用透明零件,火箭发动机引擎式灯头设计,极具科技感、未来感。”4月19日,在位于烟台高新区的华鼎伟业,技术工程师国伟伟告诉记者,“这是公司融合工业设计创新、智能化创新、健康照明理念的最新成果。”
赋设计以智慧之光,赋“光”以生命之美。“设计这款台灯时,我们遵循智慧照明、健康照明的发展方向,融入了‘道法自然’元素,提出了‘养眼灯’的设计理念,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生命之光’。”对于这款刚刚斩获“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iF设计奖的台灯,董事长刘尚伟自豪地说。
作为产品研发的最前端、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工业设计以突破性的创新模式,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凝聚了独特的自然禀赋,滋养着现代工业文明,打造了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高端化工、食品、汽车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万华、中集、张裕、玲珑、南山等一批行业领军品牌。烟台坚实的工业基础,正是工业设计产业赖以发展壮大的根基和源泉,也为工业设计产业带来上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工业设计,正成为烟台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烟台提出,整个工业设计产业链工作要以创建设计之都为目标,抓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永久落户烟台和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两件大事,统筹载体平台建设做好国际设计小镇、世界设计公园、庙山山体公园三大项目建设,赋能和服务全市其他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发展,调动各级各部门力量共同把工业设计产业链做大做强。
经略海洋之光:“藏粮”海洋牧场,囤实“蓝色粮仓”
“现在每天能捞三四千斤,到了五月中旬以后,海参大批量成熟,每天能捞1万斤以上,多的时候能有2万斤。”4月19日,烟台高新区金山湾海域,记者登上一座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东宇总经理李效平表示,东宇海洋牧场是国家级,目前东宇年产鲜参达50多万斤,贝类产量200多万斤,并且产量呈每年递增状态,海洋牧场囤实“蓝色粮仓”。
“平台是委托中集来福士制造的,我们前前后后做了4个平台。走高端装备化养殖,建设现代化工厂,是加速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李效平表示,下一步将有效利用投资一千多万元建成的多功能海上升降平台和投资一千多万的半潜式海上平台,合理发展旅游,包括海上观光、垂钓、餐饮等,在自身擅长领域实现长远发展和突破。
烟台与海的故事,见证着新时代“藏粮于海”的生动实践。
当“海工高端装备”遇上“海洋牧场”,烟台将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通过高端大型装备的加持帮助海洋渔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降低以往养殖模式带来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海洋利用率,并融合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实现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高效益发展,助力海洋渔业实现转型升级。
海洋牧场,作为烟台“海洋强市”、山东“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全国一盘棋”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必须肩负的时代重任,同时也是海洋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烟台市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落实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目前,烟台市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18处,占全国总数的1/8,数量居山东省首位。
烟台,始于神话,仙;美在生活,鲜。仙气缭绕的诗意浪漫与鲜美至味的人间烟火,滋养着烟台的“海洋之心”。在这颗“海洋之心”的强劲搏动下,手执1038公里海岸线,脚踏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瞭望2.6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从仙境海岸到澎湃深蓝,烟台正在更高起点上续写“海洋奇缘”。
乡村振兴之光:栖居“五美”乡村,“耕读”诗和远方
“这里有处‘小北欧’,有草地和咖啡。”4月16日,一首浪漫小诗在朋友圈流传开来。“永智农场是2000年成立的,父亲回国投资建立,种植新高梨。2015年,我从加拿大留学回来,接手管理农场。”90后归国华侨张厚彬创新了一条“农业+咖啡+观光”的新路子,“诗和远方就在家乡。”
永智农场是莱山区院格庄镇崖前村持续发力乡村振兴的硕果,以产业振兴为牵引,充分彰显乡村旅游特色。村党支部书记孙克法介绍,今年,村里计划在崖前村及周边种植10000亩薰衣草,建设中国东部薰衣草之乡。依托薰衣草大地景观及当地温泉等资源,将建设精品休闲文化旅游景区,打造烟台乡村振兴新名片。
作为一座滨海城市,烟台不仅有仙境海岸,更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以及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产。在4月14日召开的全市乡村振兴大会上,烟台印发《农业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十三条》。其中提出,支持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优势果业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主推市场认可度高的烟富3、烟富8、烟富10等新品种,对应用主推新品种或新研发品种新改建500亩(含)以上、1000亩(含)以上的“大果园”,每亩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2022年,是烟台重振重塑的攻坚之年,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基之年。烟台提出,坚持“五个振兴”协同发力,狠抓产业、基础、治理、典型、机制五项重点工作,更加注重产业丰美、环境秀美、乡风淳美、社会和美、生活富美,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好风光!一个个“形神兼美”的美丽乡村聚集成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唱响了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村畔的“桑”与“麻”、久违的“诗意”与“乡愁”,在希望的田野上悠然生长;海草房上的炊烟袅袅、悠长的“渔家号子”,从仙境海岸飞向“远方”、飘向“深蓝”……
这就是烟台,春光里的烟台,奋力追“光”的烟台。
立春之日,北京冬奥会开幕,首台国产雪蜡车是无比闪亮的星,它的诞生地在位于烟台高新区的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烟台设计”谱写新时代“冰雪奇缘”;
阳春三月时,长岛南隍城岛海域,凝聚着中集来福士海工制造之光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4号”正式投运。烟台“海洋牧场”持续囤实“蓝色粮仓”;
人间四月天,福山11万亩樱桃花汪洋如海,莱州市琅琊岭2000亩苹果花迎风绽放,《莱阳梨花颂》也在“中国梨乡”的万亩“香雪海”中澎湃着乡村振兴“春天的故事”……
春光里的烟台,潮起,是蓬莱仙阁的回眸,兜住了一座城的缥缈仙气;潮落,是芝罘仙境的呢喃,诉说着老城的万家灯火。
春光里的烟台,你道是“人生只若如初见,不负如来不负卿”;我自是“凤兮凰兮共翱翔、八仙过海显神通。”
春光里的烟台,千里海岸线正挽着滨海路与烟台山那温柔的曲线共舞;春潮里,山一程水一程,一个个奋斗者的追“光”故事正在山海之间蓬勃生长。
(胶东在线记者:邬勇,王向荣;摄影:李刚)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