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4月21日电(记者 贾云鹏)近年来,山东银保监局坚持“抓清廉促党建强监管”,结合山东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金融体系完备的优势和特点,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塑魂正身、成风化人,推动全行业形成风清气正、攻坚克难的“主旋律”。
坚持文化引领,夯实清正廉洁思想基础
山东银保监局党委、纪委积极挖掘厚重齐鲁儒家文化、革命老区精神、全国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红色革命遗址等资源,为清廉金融文化塑形铸魂。山东银保监局纪委督促系统各单位积极开展“清廉金融文化+”活动,打造“清廉金融文化+沂蒙精神”“清廉金融文化+红色胶东精神”“清廉金融文化+渤海老区精神”等红色品牌,实现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红色教育、合规经营、队伍建设“三个融合”,传承清廉从业从政优良作风。依托红色资源广泛开展清廉主题活动,推动挖掘“北海银行”红色金融事迹,建立纪念馆,打造山东省银行保险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融汇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纪法要求,丰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内涵。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办“清廉金融文化大讲堂”,深化“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培育“清廉初心”和金融家“风骨情怀”,为廉洁文化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支撑。
坚持监管推动,强化廉洁从业制度支撑
主动规划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把廉洁标准纳入监管要求,坚持正风肃纪与培育金融文化、优化政治生态一体推进,不断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洁金融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资源支撑。确定“儒风齐鲁、清廉金融”主题品牌,明确打造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齐鲁样板”的目标。发出清廉监管公开信,选聘特邀廉政监督员,与行业机构签订《共建“亲”“清”监管关系承诺书》,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共建共治共享。选取5家机构、4个分局推进非公务交往报告制度向银行保险机构延伸试点,截至目前已有26家银行保险机构印发制度,累计报告非公务交往事项1359项。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监管要求同步安排部署,将清廉金融文化融入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清廉金融文化提示书》,在每项现场检查中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宣讲;将清廉金融文化融入高管任职前谈话和行为监管,组织高管人员签订《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暨廉洁从业承诺书》,以监管“硬指标”推进清廉“软文化”。
坚持行业共建,推动“百花齐放”特色发展
针对山东银行保险机构多、分布广,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的行业特点,山东银保监局党委、纪委既抓统筹协调又抓特色创新,推动行业机构释放各自优势和特色,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和人力智力支持,以星星之火促成燎原之势。征集发布行业“清廉金融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大力倡塑知初心、知规矩、知责任、知敬畏、知廉耻、知感恩的“六知”清廉文化。举办“清风正气、廉洁金融”书法美术展、清廉金融文化作品征集、清廉金融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清廉故事会等活动,形式多样性提高了参与积极性,增强了文化建设的活力。各银行保险机构根据对象、层次、内容和需求的不同,借助文化交流、场馆基地、景观标识、信息网络、书籍刊物、警示教育、家庭助廉等平台建设,开展情景剧、舞台剧、制作廉洁主题短视频、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工作,营造“清廉创造价值,清廉人人有责”的氛围。
坚持多方联动,凝聚整体创建合力
充分发挥监管部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地方纪检监察机构、媒体等各方优势,着力构建“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步调一致、整体作战”的工作格局,凝聚清廉金融文化创建合力。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纪委监委及相关部门联系,建立良好工作机制。部分分局联合当地纪委监委召开全市银行机构反腐败协调会议,签署《合作备忘录》,不断提高与地方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的协同性。制定《山东银行保险业纪检监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实现金融系统纪检监察力量同频共振。推动建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纪检、机构以及机构纪检的四方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首次城商行纪委书记(驻行纪检监察组长)座谈会,强化了监管与监督的沟通协调。(完)
关键词: 金融文化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