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旅100发布2021年非遗活力值Top100名单,济南市商河县、莱芜区、市中区、章丘区、历城区、济阳区、历下区、天桥区、钢城区、槐荫区、平阴县、长清区、济南高新区进入2021年非遗活力值前100名。济南市商河县、莱芜区非遗活力值分别位列第12名、第13名,济南高新区活力值位列第61名。
据了解,本次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分析方向,采取客观监测数据,不加任何人工干预,计算出非遗项目与所在城市对应的非遗传播活力值,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城市形象塑造,增进非遗传承人与所在城市的纽带关联,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传承保护,先后出台《济南市市级非遗保护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济南市建设曲山艺海大码头实施意见》等,不断完善、规范各项各项工作制度。每两年一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9年全国非遗曲艺周等国字号活动,不断提升济南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建立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第一家城市工作站——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全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设立2个国家级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打造曲山艺海品牌。组织开展非遗活态传承八项工程,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分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建立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推动非遗创意项目库建设。开展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创新非遗进校园形式,《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打造非遗数字经济,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造非遗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线路。构建展示传播体系,聚集黄河战略,打造了13个黄河非遗展馆,建设黄河非遗廊道。建成了阿胶、黑陶等60余个非遗博物馆、体验基地,开展的非遗研学、传习活动吸引大量学生、社会爱好者群体参与。济南市非遗工作一直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开展着。
下一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践行“软实力让城市伟大”的要求,提高站位,促进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既传统又时尚的传承发展道路,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济南非遗月、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技艺比武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让文化自信、文化力量、文化特征充分彰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