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癌症患者而言,患病之初都经历过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特别是选西医还是选中医的纠结。
“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是过去人们对于中医中药的普遍看法;先手术、放疗、化疗,“实在不行了看中医”,是对于癌症治疗的普遍认识。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沿着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轨迹不断提升。同样,人们对于癌症的认知和癌症治疗的观念也同样伴随着一个认识不断深化,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在确切的疗效、较小的痛苦、低廉的费用等因素的面前,“及早、全程、全面”,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这种崭新认识在癌症治疗方面同样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可。
尽早介入中医治疗
肿瘤患者健康收益率将实现最大化
说起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变化,30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济南华圣医院院长王现军深有体会,“过去来找我看肿瘤的患者多是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结果不是很理想。说白了,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而现在,很多患者一发现患上了肿瘤,就把我和中医药当作了首选。”
对于这种变化,王现军院长分析说,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中医、西医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也不是“有你没我”的“冤家对头”。中医和西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疾病,并用不同的手段解决问题。运用得当,都是对抗疾病、呵护生命的有力工具。
王现军院长强调说,癌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单单依靠某种医学手段往往事倍功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两者调动各自的积极因素,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运用各种医学手段的长处,综合利用,实现1+1>2的临床疗效,才是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办法。而尽早介入中医药治疗,将是肿瘤患者实现健康收益率最大化的有效渠道。
即便身处癌症晚期
中医药及时参与治疗将带来大转机
“中医药及早参与肿瘤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不意味着癌症晚期患者就失去了中医治疗的意义。”王现军强调说,中医药治疗肿瘤,及早、全程、全员参与,缺一不可。
当患者身体状况尚好,手术指征明确时,应该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对于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比较敏感的,可以采用适当剂量的放化疗来控制病情发展。此时,尽早、及时运用中医中药,一方面能够起到扶正祛邪,控制甚至缩小瘤体的功效;另一方面,中医药可以很好地做到“后勤保证”,在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能收到恢复元气、增强体质、减毒增效、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放化疗副反应的良好效果。
即便患者已经是癌症晚期,有效的中医药治疗也会给患者带来转机。刘先生就是获得转机和生机的一员。
刘先生乙肝小三阳多年,因为工作原因更是酒场不断。2012年4月28日查体时发现,刘先生肝上单发肿瘤已达5厘米。刘先生迅速果断地于5月3日接受了手术,并在术后相继接受了两次介入治疗。
然而,2个月后的复查让刘先生及主治医生都大吃一惊——癌细胞迅速“反扑”,肝脏已经长满肿瘤,并出现癌细胞弥漫性转移、门静脉癌栓、腹水,肝功能指标更是令人惨不忍睹。面对这种情况,主治医生表示无能为力,预估生存期仅2个月。
经朋友介绍,刘先生找到王现军院长,坚持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运用独创的“温调平衡疗法”进行治疗。45天后,令刘先生及家人惊喜的是,肿瘤全部消除,还收获了乙肝转阴“副产品”。
王现军表示,如果患者病程已经到中晚期,强行进行手术或使用大剂量的放化疗,往往会造成玉石俱焚,人财两空。此时中医中药“主力军”的作用凸显,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或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便成了事半功倍的最佳途径。
只要辨证施治得当
中医“慢郎中”调侃将变为“老黄历”
“慢郎中”,可以说是中医治病的另一个“槽点”。很多癌症晚期的病情“急”“危”“重”于一体,因此,很多患者出于强烈的求生愿望,对于“温吞”性格的中医药存在保留态度。
王现军表示,中医药从来都不是“慢郎中”,自古以来重视急、危、重症的救治。此外,辨证论治是中医独到、始终如一且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论。通过望闻问切掌握疾病信息,准确辨证,精准遣方,可以快速扭转体内“局势”,缓解病情。
这种“速效”潜质对于肿瘤患者同样起作用。患有胃癌并结肠严重梗阻的张先生每天要承受剧烈的疼痛,已经2个月粒米未进,仅靠营养支持。王现军根据辨证的结果遣方用药,并根据张先生服药困难的情况将口服中药改成中药灌肠。
刚接受4天治疗,不但感受不到疼痛,张先生也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下四分之一只烧鸡。
对此,王现军表示,运用多年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温调平衡法”治疗恶性肿瘤,以“温”“调”二字拿住肿瘤的“七寸”,以温补肾阳、调和阴阳气血为基础,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也正是由于因人制宜的精准治疗,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关键词: 济南华圣医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