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更多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教育局创新思维,联合开展了新型融合、资源共享、互通互联、特色鲜明的“泉城文化驿站”共建行动。经过调研座谈、选拔推荐、实地考察、试运行、综合评议、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七色光艺术培训学校等27家社会机构、盒阅空间·魏家庄入选2022年度首批“泉城文化驿站”。本次共建行动由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成人教育协会具体承办。
至少保证3个以上功能室对外开放可预约免费使用
“泉城文化驿站”是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首批文化驿站本着“政府主导、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提升效能”原则,着力于创新引导社区周边艺术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
原则上,每家驿站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16小时,至少保证有3个以上功能室对外免费开放(以舞蹈、合唱、书法绘画等功能室为主),社区居民或社会文艺团体可通过预约免费使用,文化驿站也需要在门口显要位置予以公示。
“艺术培训机构有场地、有时间、有师资、有课程、分布也广,完全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将场地免费开放给群众使用。”济南市文旅局相关人士介绍,延展服务空间是社区型“泉城文化驿站”便民利民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原有公共文化空间的有效补充和创新拓展。
“一站一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学“才艺”
“泉城文化驿站”借助“微改造”“微更新”,力求打造“一站一品”特色品牌活动。
一方面,文化驿站将每两周一次定期组织相关公益课堂,免费为社区居民开展基础艺术普及培训辅导。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舞蹈、声乐、乐器、书法、绘画、朗诵等才艺。
另一方面,鼓励驿站积极打造“一站一品”特色品牌活动,如每周剧场、文艺沙龙、小型音乐会、每月艺课等,活动设计注重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与社会交流、文化鉴赏与素质培训、文艺分享与体验互动相融合,包含音乐、舞蹈、戏曲、电影、话剧、书画、摄影、朗诵、阅读、茶艺、花艺、服饰、礼仪、旅游、阅读等各类分享体验和鉴赏品评活动。
优质师资带动助力社区文化向多功能转变
利用专业优质师资力量,社区型“泉城文化驿站”还将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传统节日、纪念日等重大节日,独立或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挖掘、培育热心基层群众文化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人才,以支援服务的形式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此外,通过驿站,帮助社区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专业能力的群众文化队伍,并“以点带面”,推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从单纯的“娱乐”型向多功能型转变,逐步形成街街有阵地、居居有队伍、周周有活动的良好局面。
德音琴社、“红舞鞋”打造优质文化艺术空间
驿站场馆特色也是本次“泉城文化驿站”的重要入选标准。
济南市文旅局相关人士介绍,每个“泉城文化驿站”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在具备基本排练、演出、培训等功能的基础上,都兼具一定的文化特色,如有突出传统文化特色的“德音琴社”、有专注现代流行风格的“红舞鞋”、有融合传统书画艺术的“大印艺术”等。
下一步,济南将继续提升“泉城文化驿站”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尝试吸纳更多成熟的文化艺术空间加入其中,并探索“泉城文化驿站”流动服务模式。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石晓丹)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