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既能够给发行人带来更低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
◆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绿色转型“债”出发。近日,“2022年二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会议在线举行,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全球信用业务负责人陈振宏表示,“宏观政策的方向为整个绿色债券的投资带来广阔空间。”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与可比普通债券相比,77%的绿色债券具有发行成本优势。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共发行绿色债券186只,规模达2481.58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投资者如何握住“债”机?鲁企募集资金如何精准投放,收获实实在在的实际环境效益?“对于投资者来说,绿色债券在资产安全性、透明度等方面会好于普通债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政策研究所所长迟泓表示,由于“碳中和”目标的设立,与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相关的行业都将长期受益,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化石能源发电产业、造林固碳等,所以,“绿色债券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波动较小的收益,而且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龙口城建投绿债
融资94000万元
今年绿债发行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中,鲁企的“身影”亮眼。龙口市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龙口城建投”)今年3月发行“22龙口绿债01”,就是其中之一。本期债券募集资金8.8亿元,其中4.4亿元用于龙口市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剩余4.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
募集说明书显示,项目总投资为170280万元,项目资本金为40280万元,占总投资的23.66%,由企业自筹;使用发行债券融资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13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6.34%,其中发行债券融资940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55.2%。
据悉,项目开工时间为去年5月,完工时间为2023年5月,截至此次发债,已投资金额5.5亿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32.3%。项目运营期为2023年5月到2040年4月。营业收入包括污水处理收入、中水销售收入、污泥处理收入、原砂及统料处理费、综合供水销售收入、经济作物收入、旅游收入和广告收入。
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龙口市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将在龙口市区域内新建污水处理厂、雨污排放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以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清除、控源、截污、引流、修复等多种手段,对全区域城乡水环境进行全面治理,使区域内的城乡水环境面貌得到改变。项目符合《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第一节“适用范围和支持重点”中提出的“污染防治项目。包括污水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危废、医废、工业尾矿等处理处置”。
采访获悉,这并非龙口城建投首次尝到发行绿债的“甜头”。去年8月30日,其首次发行总规模为10亿元的绿色债券,其中,龙口市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
迟泓分析认为,绿色债券既能够给发行人带来更低的融资成本,为绿色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绿色技改项目提供更便利的资金融通条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参与绿色低碳环保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其绿色声誉。
“当下的市场评价中,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情况对企业的市场声誉影响越来越大,能够发行绿色债券,向市场传递了其参与绿色项目的决心,证明了企业绿色低碳生产运营行为,表明了企业对于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目标的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社会责任形象提升的同时,市场美誉度亦得到提升。”她认为,绿色债券还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绿色债券的发行,意味着企业将会接受更加严格的内外部审核,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企业运作的规范,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其债券。
“实质绿”增势明显
评价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有个指标体系,即“实质绿”。这一方法认为,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四项绿债标准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不低于50%(或发行人绿色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50%)的债券,可被认定为“实质绿”债券,这些未贴标、实际投向绿色项目的“实质绿”债券,为推动绿色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导报记者梳理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发现,鲁企2021年“实质绿”债券发行量出现明显增势,全年发行了22只,发行规模达167.6亿元。
以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21山东公用MTN002(绿色)”债券为例,募投项目位于济宁市,总投资3.5亿元,主要工程内容为通过敷设高温水供热管网,连接里彦电厂既有机组热源与现有主供热管网,采用电厂余热替代山东聚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煤燃机组,可节约煤炭资源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相关污染物排放。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发行的“21山东核电SCP002”债券,募集资金10亿元,5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5亿元用于偿还到期金融机构借款。其商用的两台核电机组采用AP1000技术,AP1000单台机组按年利用小时数8000小时测算,每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5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0.4万吨。
还有待解题
投资者发现,若在债券存续期内环境信息披露不到位,就无法准确判断绿色债券的实际环境效益。迟泓认为,“目前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前和存续期的信息披露有规定,对整个项目的运营过程没有全面要求,对披露的内容也缺少标准,对绿色债券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检测与评估存在困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对已发行的绿色债券,在前述“债市研判六人谈”会议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陆兵认为,为了推动绿色债券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债券创新需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约束,“债券发行人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一方面能够满足监管机构风险管理、审慎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绿色投资人提供绿色资产排查和碳核算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发行人自身做好绿色项目环境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的基础,有利于引导绿色债券市场健康长远发展。”
绿色债券还有待解题。迟泓提出,部分行业的绿色项目成本偏高,按照债券经济评价标准属于成本高、效益低的绿色项目,如工业、建筑、交通以及污染防治等,“如果没有政策优惠,很难有投资者支持,但是这类项目对于绿色发展意义深远。”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建议,相关部门鼓励绿色专项债的发行:某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率先发行绿色专项债,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发展,此外,可扩展绿色专项债的发行主体。“目前发行专项债的主体仅限于省、计划单列市,地级市还没有,所以如果能够扩充主体,在不扩大信用风险敞口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县一级的绿色融资的需要。”他说。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