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阎润珍通讯员孙亚楠)
助产士门诊、无痛分娩、自由体位待产和分娩、音乐疗法、芳香疗法、产待一体化……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不断加强产房建设,深化升级助产学科建设。由于硬件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近日,该院被评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这也是德州市首家成功创建国家级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医疗机构。
“我们优化产房布局,成立了产房孕妇活动室。在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同时,大幅提升分娩体验。”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陈玲玲说,麻醉医师24小时进驻产房,保障母婴安全。
“产房实行预见式管理,医师、助产、麻醉、新生儿科四个团队全年无休,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建立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快速反应团队和MDT团队。在全市率先开展适度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疤痕子宫试产、双胎经阴分娩等,产后出血率、侧切率,助产率,5分钟剖宫产率等管理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该医院专职党委副书记王万玲对记者说。
据了解,近三年来,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助产专业实习人员64人、进修人员28人,进修人员以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主要来源。“医院还成立专科助产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领导小组,负责临床培训基地的申报,制定计划并实施,此外,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助产士培训和引领。”王万玲说。
“为了提升综合技术水平,优化科室队伍建设,我们产科连续三年派出6名助产士前往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广医三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另外,医院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前来授课,传授国内先进技术。”陈玲玲介绍,“如果有特殊病例,我们会第一时间组织临床教学,特别是对刚入职的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学更有助于能力的提升。”陈玲玲表示,产科将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创建为契机,不断深化助产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推动助产专业高质量、高水平、人性化发展。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