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挑战极限中一起向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外运动员在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不断刷新人类的梦想,从世界纪录看,的确如此。在体育赛场上,世界纪录大部分由西方选手占据。尤其在体力型项目上,西方运动员的优势更为明显。恰恰因此,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田径赛场上取得的突破,尤其值得关注和令人振奋。
本届冬奥会赛程过半,我国在冬季项目上整体实力不占优势,但是有两个侧面却牵动了全民的关切。第一个是身负五项比赛任务的任子威,在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半决赛因犯规被罚下后,全网都为任子威加油,“网友喊话任子威放松心态,休息一下”等帮助其卸下压力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二个是贾宗洋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摔倒后,全网再一次暖心安慰“老贾”,媒体曝光的贾宗洋一张腿上24根钢钉的图片更是让人泪目。这些画面冲击着、也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到北京冬奥会和往届奥运会不一样。我国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在地理距离接近的同时,精神层面也更加贴合奥林匹克挑战极限的内涵。
什么是极限?最直观的说法是“更快、更高、更强”,简单、直接,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测距、计时设备可以准确地区分出名次,除此之外还有电子裁判。这些标准是最直接的标准,我国运动员也遵从标准并向这些标准下的最高目标努力。在拼搏的路径上,我国运动员的外在表现方式和西方运动员有所差异。我国体育开展历史短、底子薄,训练比赛条件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我国运动员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仍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其本质建立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基础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于生生不息、势可移山,也在于仁人之心、爱己及人。也因为如此,坚韧、不恶意犯规、团队凝聚成为我国运动员的生命力和标签。我们通过展现这样的精神魅力书写自己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不断突破人类一个又一个极限。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也许不能通过测距和计时设备来衡量,但是它的极限也在那里,并激励我们去实现。
任子威参加五项比赛,平均两天出战一次,即使在险象环生的短道速滑赛场,即使犯规,也仅仅是出于本能反应,没有丝毫冲着对手去的恶意。蔡雪桐和刘佳宇,即使在第一滑或第二滑出现较大失误,仍然能够在第三滑保持强大。苏翊鸣,一位17岁少年,并未沉迷在裁判误判中不能自拔,而是充分享受自身动作的完美达成。贾宗洋,四战奥运老将,身上背负24根钢钉,比赛结束后的态度仍是“再上场”。我国运动员不为金牌而生,而是把他们的活力和能量传递给全世界,也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团结力量传递给全世界。
我们做到了,是奖牌,更是生命的活力,也是生命燃烧的蓬勃动力。从未有一种事物,让人类这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也从未有这样一群人,用最少的装备,只靠自身的精神力量,达到这样的极限。这个过程中,全世界的运动员都做到了,中国运动员也做到了,他们有一枚最大的奖牌,在挑战人类极限的过程中,大家空前联结在一起,一起向未来。
让我们为的所有的运动员加油喝彩!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