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活过来了!
3月8日,16岁的花季少女楠楠(化名)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山东省立医院)出院,回到了老家潍坊的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不久后,她就能彻底痊愈,正常上学了。
今年年初,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发烧,楠楠患上了重症肺炎。49天的时间里,16岁的她先后经历了当地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东院的抢救,闯过了重症肺炎“人工肺”长时间支持、胸腔大出血致纵隔偏移、脑出血、气胸、脓胸、感染等重重关卡,才终于顺利拔掉气管插管。从1月8日转入山东省立医院,到3月8日顺利出院,整整60天的“生死闯关”,“死神之手”终于松开了楠楠的衣角。
一次惊心动魄的生死抢救,楠楠的人生由此改变。
3月8日,16岁的花季少女楠楠(化名)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山东省立医院)出院,并向抢救、照顾了自己的医护人员们送上锦旗,表示谢意。
上高二的楠楠作为农村孩子,一直想通过考学改变人生。因此她十分刻苦,成绩也一直不错,是家庭的希望。
但就在今年年初,她仿佛做了一场冗长恐怖的梦。只有16岁的她,一度被“死神”拽住了衣角。
一开始,只是感冒后的发烧,但病情进展很快,楠楠出现呼吸窘迫,紧急转到当地市级医院ICU。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
在ICU内,楠楠的病情继续进展:“双侧大白肺”导致她血氧饱和度无法维持,应用有创呼吸机后血氧仍无法改善。当时的她命悬一线。
1月4日,当地医院被迫为她进行了VVECMO(人工肺)呼吸支持——一种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的机器,可以维持患者生命。
为进一步治疗,1月8日,在ECMO和呼吸机的支持下,楠楠从潍坊转入了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的重症医学科。
面对这么年轻的重症肺炎患者,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春亭立即组织科室骨干力量为她进行治疗,护士长王玉萍也立马安排“一对一护理”,严格做好院感防控。
在ECMO的支持下,通过每天俯卧位、气管镜等各种治疗,楠楠的病情逐步趋于好转。
然而,当时间划入1月20日8点,小姑娘突然出现右侧胸腔大量出血,血色素也下降至5.6g,同时因纵隔左移,她的左肺受压加之失血性休克……楠楠的“衣角”再次被“死神之手”攥住。
再次面临生死考验,命悬一线之际,每一位医师都舍不得放弃。“孩子目前这个病情,不处理的话,真的看不到希望。所以还是冒险处理吧,或许真好了呢。”该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王晓航趁手术间隙到楠楠的床旁放置了更粗的引流管,2小时后小姑娘的胸腔引出了850ml血液;5小时后,她的胸腔引出了1800ml血液。经过积极输血,10小时后楠楠的血色素稳定在6.8g。
“多亏了王晓航主任和输血科的支持,孩子从死亡线上走了一圈,又重新被拉回到人间。”省立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ECMO医疗组组长、副主任医师王启志说。
只是,当医护人员刚把心放回到肚里时,危机如影随形。
1月23日,楠楠在治疗过程中再次合并了脑出血。重症医学科方巍主任说:“这个孩子多灾多难,我们继续盯紧她的治疗,不放弃!”
楠楠(化名)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
一方面,孩子的情况反复无常;另一方面,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孩子妈妈没工作,我又有残疾,只能在我家那边的工厂打工挣点零钱,家里还有个9岁的孩子……”看着大女儿的情况,楠楠爸的眼眶红了又红,言语间也满是叹息。
了解到楠楠的家庭情况后,省立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春亭于1月27日特意捐出2000元钱,同时号召科室医护人员自愿捐款,帮助楠楠渡过难关。
几天后,这份装满了医护人员爱心的信封被送到了楠楠妈手中。对于楠楠一家,这个信封无异于雪中送炭。
王春亭说,楠楠家经济条件有限,为了给孩子看病,这个家庭倾尽所有,后续的治疗还需要费用,而他只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给这个家庭多一点温度。
爱,会给予这个世界最无敌的暖。
楠楠的病情逐步稳定,终于在使用ECMO的第35天顺利撤机。“我科自2013年开展ECMO新技术以来,这些年救治疗了大量的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等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目前小楠楠是支持治疗最长时间的患者,在这么长时间里也没有发生血流感染和院内感染。”王玉萍护士长感慨。
被抢救回来的楠楠(化名)在病床上看手机。
就在楠楠病情缓解、终于可见曙光时,2月17日,小姑娘再次出现了气胸,同时合并脓胸、高热。
“幸亏有我们兄弟科室的帮助,在大家的再次合作下,第一次到内镜室在呼吸机支持下做胸腔镜清除脓腔……”主治医师孟昭丽介绍,直到楠楠进行气管插管的第53天,也就是转入省立医院救治的第49天,才顺利拔掉了气管插管。
顺利拔管后,楠楠的身体也在逐渐康复。2月底,她已经可以自己玩手机了。3月1日,她也可以自己逐步下床活动,进入重症康复期。3月8日,楠楠从省立医院出院,回到了老家潍坊的医院进行后续康复。
每每回想起这60天的努力,副主任医师王启志内心都非常激动:“这是年轻生命的奇迹!”
一个并发症接着一个并发症,一个关卡又一个关卡,每次都是足以致命的危险!但幸好,他们没有放弃抢救。好在,楠楠也没有放弃自己。
生命的神秘,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又难以把握。为了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这群白衣天使咬牙坚持,并创造了“ECMO支持治疗35天顺利下机”和“气管插管53天后顺利拔管”的科室记录。
“面对重重风险,为什么没有放弃?”
面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问题,王春亭主任说:“每个人对于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只要病人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这个孩子,我们科室全员和家庭都尽了全力,这个孩子经过生死磨难,今后生命一定会更加灿烂。”
在出院前,楠楠一家向60天来抢救并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深深鞠躬并送上锦旗。“这将改变我的命运。”楠楠说,回到学校后她将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将来也成为一名医生。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